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黑暗中的小精靈 –螢火蟲


黑暗中的小精靈 螢火蟲

 

夏天的夜晚一群提著燈籠的小精靈他就是夜晚的舞者螢火蟲

 

大家都知道雄的螢火蟲尾部的燈有二節都會亮這樣雌蟲才會看到如果他的燈很大很亮雌的螢火蟲很快就能找到這隻強壯的雄蟲,就不需要到處找雄蟲

 

雌蟲的燈只有一節,有一些雄蟲慢慢摸索出生存之道,也只亮一節燈,是那些雄蟲這麼懂「節約能源」呢? 原來雌蟲只被強壯的雄蟲吸引那瘦小的螢火蟲該怎麼辦呢?這時瘦小的螢火蟲就只亮一節燈,而強壯的雄蟲會被這些假雌蟲吸引過去這時旁邊的雌蟲看到強壯的雄蟲就會亮出她的一節燈。瘦小的雄蟲離雌蟲比較近就交配成功了。

 

為什麼現在很難能看到這些小精靈呢?主要的原因有:

 

  1. 自然環境過度開發破壞了螢火蟲的棲地
  2. 農藥、除草劑過度濫用造成螢火蟲的族群大量減少
  3. 稻田、溝渠邊坡水泥化造成螢火蟲的幼蟲無法化蛹
  4. 照明設備設計不當阻礙螢火蟲的求偶行為使他們無法順利繁殖下一代
  5. 不當的野放行為會破壞螢火蟲原來的族群特性

 

為了讓這些嬌貴的小精靈得以生存,我們可以怎麼辦?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瑤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生長在都市裡沒辦法體驗到這種畫面要讓螢火蟲代代相傳,我們要努力螢火蟲的復育譬如說:不要設太多人工光源、不要使用化學藥劑等。

 

台灣森林王國 林玉琴老師


台灣森林王國


 

  1. 美麗的翠綠寶島

 

    台灣在地理、地形和氣候上佔了很大的優勢,介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的溫暖氣候,讓台灣變成一個適合森林生長的環境。森林在台灣的覆蓋率將近六成,南北長東西窄的狹長島嶼,從海平面上升到高山之間的高低差將近4000公尺,讓小小的台灣同時擁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冷溫帶及亞寒帶的氣候特徵,形成了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多變的林相,也衍生出各種豐富的生物種類,台灣真是名副其實的寶島。

 

    但是~這幾年來,太過重視經濟發展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森林的面積逐漸縮小中讓我不免擔心

 

  1. 如果有一天森林不見了

 

    森林像大地的肺,幫地球上的生物們,避免吸入過多環境中不好的物質;

    森林是大地的蓄水庫幫地球上的生物們抓住大家賴以為生的水資源;

    森林可以釋放芬多精,幫地球上的生物們,消滅空氣中的細菌、黴菌;

    森林是很多生物的家從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千千萬萬的生物都需要它。

 

    如果森林不見了一下雨就會土石流淹沒大家居住的地方;

    如果森林不見了地表的溫度會升高變成不適合居住;

    如果森林不見了很多生物都會滅絕,可能也包括人類。

 

   

  1. 一起努力留住森林

 

    之前曾經跟家人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看到到處都是堆積成小山、粗壯的樹幹,可以想像之前當地林業的盛況,這幾年政府已下令禁止砍伐天然林,限量砍伐人工林,但是還是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違法破壞森林,希望藉著大家一起努力宣導,能讓他們不要因自己的利益,危害生態。

 

    另外也可以在生活中節約用紙,回收紙類資源,減少因為造紙所需要的木材;也可以用休閒時間參與種樹及生態維護的活動,希望藉著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的森林面積不再減少,也讓豐富的生物種類可以繼續維持。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慢游珊瑚礁~綠島新視界-羅力老師


慢游珊瑚礁~綠島新視界-羅力老師


 

    大家好我是一隻肉質很細顏色很美麗的飛魚在達悟族的世界裡,他們把我分類為女人魚。達悟人以海為生除了,把魚分為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和小孩魚,依各自需求吃不同的魚之外。他們捕魚時,不會一次出動最大的船,把所有的魚一網打盡,而是先出動小船,讓游得快、體力好的魚跑光光,有機會去繁殖下一代,先抓游在後面體力沒那麼好的魚,到最後魚跑光光了才出動大船,因為這種傳統,我的族類才能每年固定的時間出現在這美麗的島嶼上。

 

    有一天,我在大海裡看到了許多白色像水母的東西,近看才知道是一個個塑膠袋,之後又陸陸續續看到許多的東西,像衛生紙、菜渣等各種垃圾,原來這些都是被人類亂丟的。像衛生紙,有些不能被溶解,人類沒看清楚就直接把他丟進馬桶裡,如果不小心沒被汙水處理掉,就會流入大海,造成海水汙染。

 

    除了這些,這幾年海底出現一些龐然大物,它們本來是航行海面上的船,沈船後,人類就任由它們沉在海底,有時候大浪一來,破碎的船身就跟著到處撞擊,造成海底美麗的珊瑚礁被弄死,十公頃的珊瑚礁(相當於三百座足球場)就這樣被破壞了。

 

    還好現在有好多懂得海洋生態的人,像海龍爸爸,到處去上課把關於的海洋知識教育給下一代,相信今天上過海龍爸爸的課的人,從現在起都會加入照顧海洋環境,讓以後的人也可以看到海洋美麗的一面。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鳥類真有趣


每天在我們身邊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鳥,有些是長年住在台灣的留鳥,有些是隨季節變遷來的候鳥。

    首先介紹「杜鵑」,不是公園裡五顏六色、開得十分熱鬧的杜鵑,而是天上飛的杜鵑。杜鵑在台灣屬於夏候鳥鳥杜鵑科的鳥身體細長,尾長,腿強壯。大多數杜鵑科的鳥住在森林裡,一些喜歡開放的地區。(引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9%B9%83%E7%A7%91)

    每種鳥類生蛋時都會自己築巢嗎?那可不一定!杜鵑就是那種自己不築巢的鳥,為了繁衍下一代,杜鵑會把一顆蛋生在別種鳥類的巢中,並且把別種鳥的一顆蛋踢掉(只踢一顆喔),然後躲在一旁觀察;有的時候,鳥巢的主人回來了,發覺有一顆蛋熱熱的,很不一樣,好像是剛生出來的,牠知道那不是自己的蛋,鳥媽媽就把那顆入侵者的蛋搬起來踢掉,杜鵑媽媽在旁邊看到了,牠很生氣,就把巢中的鳥媽媽趕走,也把所有的蛋都毀了;也有時候碰到較粗心別種鳥媽媽,沒發現杜鵑鳥的蛋,便傻傻地幫杜鵑鳥把小孩養大,甚至養到比鳥媽媽自己還大,形成奇怪的畫面。也許會雖然牠的行為很惡劣,但是牠還是有好的一面,牠專門吃其他鳥類不喜歡吃的有毛的毛毛蟲,所以,杜鵑是農夫心目中除害蟲的好幫手呢!所以,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特點。
    都市裡最常見到的是麻雀,公的麻雀頭部的花紋較黑而且斑點較大頸部的花紋也是黑色母的頭部花紋偏灰色頸部大部分是白色花紋。麻雀行走的方式也很特別,在公園、馬路邊常可看見麻雀跳著走。我覺得麻雀很聰明,我家附近的鳥店,常可以看到一整群的麻雀,知道老闆何時會餵食,就算好時間去撿拾飼料,大快朵頤一番。都市中的野鳥已有一套生存的方式。

蛙類觀察


蛙的生態觀察

 

   在校園或郊外我們時常都可以看到蛙類的蹤跡,有膚皮粗糙的蟾蜍,也有皮膚較光滑的蛙類。

 

   新店祖母家的後巷中有一條瑠公圳,一開始,圳中有許多魚蝦,這一陣子發現魚蝦變少了,還發現有不少牛蛙出沒,為了瞭解原因,小記者去採訪了牛蛙,以下是牠們的對話:

 

   小記者: 請問你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嗎?

   牛蛙: 不是。

   小記者: 那你為什麼會來到這裡?

   牛蛙:有些商人,看我這麼大隻,以為我的肉會很肥美,就大量進口把我帶

         到這裡。

   小記者: 那你怎麼會來到野外?

   牛蛙: 因為有些人把我當寵物養,養成這麼大隻之後又嫌我麻煩,就把我丟

         到野外了。

   小記者: 在野外你的天敵多嗎?

   牛蛙: 很少,所以,我的族類繁殖很快,佔領的範圍越來越多,很多比我們小的

        蛙類及魚蝦都變成我們的食物了。

   小記者: 難怪這個圳中的魚都變少了。

 

    之前爸媽曾經帶我到台北東區郊外的富陽生態公園,有解說員告訴我們,本來那裏有不少台北樹蛙,後來發現牛蛙變多,樹蛙也比較少見,義工還要花功夫把非本土種的牛蛙帶走。

 

低年級的時候曾經養過一次蝌蚪,是我和爸爸從半山腰上市民農園的菜圃帶回來的;因為連續下雨好幾天,菜圃旁邊積了一攤水,過了幾天竟發現有好幾十隻蝌蚪,為了怕積水退掉後,蝌蚪跟著乾死了,我們就把蝌蚪帶回家,用於飼料及煮爛的青菜餵養,順便觀察蝌蚪成長的經過,看著蝌蚪長大,先長出後腳,再長出前腳,最後尾巴縮短變成幼蛙後,再把他們分批放回菜園旁的空地。後來才上課後才知道,原來有些生長在山上蛙類,就是像這樣在下雨時積水形成的窪地裡,來繁殖下一代的。

 

樹蛙的生長一般是在樹上或清澈的溪邊, 有些樹蛙的叫聲很特別,像翡翠樹蛙的叫聲〜ㄍㄨㄚˊ~ㄍㄨㄚˊ,像極了用台語在喊冷。

金面山之旅


前幾天是生態營的校外教學我們來到了生態豐富的金面山

 

  1. 大明星

    一進入登山步道我們每個人好像大明星一樣有一群粉絲圍過來原來是餓了很久的蚊子想飽餐一頓呢。後來,施老師做了一件對大家很有幫助的貢獻,就是把手伸出來,讓蚊子大飽口福。這時,大家的相機此起彼落地閃個不停,老師還幫蚊子拍了一張特寫。從照片裡,我看到了一根紅色的、長長的吸管,正在老師的手上吸血。或許,老師的血是特別的,那隻蚊子一吃飽,就掉到地上,身上還沾著黃黃的不明液體。

 

  1. 冒牌螢火蟲 --豆芫菁

接著我們看到了一隻很悠閒的豆芫菁躺在石頭上好像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閃光燈的洗禮。因為牠的配合,我們大家都拍了很多張漂亮的照片。同學本來想伸出魔掌抓牠,後來,老師跟大家說豆芫菁是一種有毒的昆蟲,盡量不要用手觸摸,這隻幸運的豆芫菁才逃過一劫。

 

三、小驚喜 蟾蜍

走著走著突然有一隻小蟾蜍跳了出來。老師眼明手快的把蟾蜍的眼睛蓋起來,再把牠「請」到手上,因為這隻蟾蜍還小,身上的毒液還沒發育完成,所以,老師才可以把牠「請」到手上。等我們拍完照,老師就放牠回家。

 

掛在網子上的臉--人面蜘蛛

走了沒多久看到一隻跟老師手掌差不多大的人面蜘蛛牠把頭朝下休息老師跟我們說,蜘蛛把頭朝下是因為遇到天敵時可以方便牠逃走後來老師示範「請」的,把蜘蛛「請」到手上給我們看。老師說,這樣動物才不會誤認你是天敵,對你發動攻擊。

 

小樹枝 竹節蟲

    當我們攀岩到可以休息的地方跑出來一隻竹節蟲到大石頭上我把牠抓了起來拿給老師看老師跟我們介紹這隻小小的竹節蟲牠還在樹葉上做著人類很難完成的伏地挺身讓我覺得很佩服

 

凶狠的殺手 螳螂

    之後我們又在岩壁上看到了一隻小螳螂正在捕食獵物。牠捕食時兇狠的一面,完全逃不過我們的拍攝。一想到牠以後可能會變成一隻連蛇都吃的螳螂,就覺得牠現在吃蒼蠅的樣子只是小case

 

七、尾聲

   最後,我們終於攻頂了,美麗的景觀就在我的腳下,一切的辛苦都沒白費。但辛苦的事還沒完呢,「爬」下山更不容易。下山後,我像一隻脫水的翻車魚,大口享受清涼的飲水,完成今天令人難忘的金面山之旅。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施宏明老師的台灣昆蟲的祕密花園


320日學校到動物園校外教學導覽老師在昆蟲館」為我們做很詳盡的介紹,加上這次施老師的「台灣昆蟲的祕密花園」,讓我知道在四億年前,地球上就發現了昆蟲的蹤跡,那時候的昆蟲還沒有翅膀,因為要適應當地的地形、環境,所以,牠們經過了一千萬年的演化,變成了有翅膀的生物,這樣一來,牠們求偶、躲避天敵,尋找食物就方便許多,為什麼呢?像蚜蟲身體那麼小,以前沒翅膀的時候要找食物時,牠們小小的身體要從原本的樹爬下來,然後慢慢找尋牠的食草,再慢慢爬上去,這樣不是很累嗎。

 

我在昆蟲館看到一隻超大的鍬形蟲模型(超過100公分)為什麼現在看到的蟲都沒這麼大呢?因為昆蟲是外骨骼,體內沒有脊椎,沒辦法支撐很大的身體。

 

今天,我還學到如何分辨胡蜂和蜜蜂:

  1. 只有蜜蜂會產蜜、胡蜂不會。
  2. 休息時胡蜂翅膀會摺起來蜜蜂不會
  3. 蜜蜂的眼睛沒有缺一角胡蜂的眼睛有缺一角

 
上完施老師的課之後我的昆蟲知識就更多了